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的汇报,厉督真抓实干促发展。
会议披露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分别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资金合计超3075亿元,处置闲置土地31.25万亩,近期还有20多个省(区、市)将200多名干部问责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也包括在内。
财税专家李文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个别地方和部门的“懒政”“庸政”,使重大事项久拖不决,对稳增长的影响很大。
沉淀资金等不作为被问责
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对今年国务院督查中发现的不作为行为核查问责情况的汇报,在前期第一批已有7个省对59名干部问责的基础上,近期还有20多个省(区、市)将依法依规对包括厅局级在内的200多名干部问责处理。这些干部的不作为问题主要集中在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期、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
同时,国务院还披露,截至8月底,分别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资金109亿和2966亿元,处置闲置土地31.25万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针对闲置土地和沉淀资金的收回与处理工作,审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份的跟踪审计着重审查了东北和西部地区,发现22个省及2个部门存在资金沉淀和土地闲置问题,涉及资金564.47亿元、闲置土地3.6万公顷。
李文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与使用的过程,往往是讨价还价、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支出部门及其预算单位有强烈的预算最大化冲动,争取了超过自身消化能力的预算,执行缓慢甚至根本就花不出去,只好沉淀在账户中。
李文海进一步阐述说,闲置土地和存量资金会直接或间接导致重大投资和稳增长措施难以落地,出现有的地方“嗷嗷待哺”,而有的地方“奶水浇花”的资源错配。
投向急需重点领域
会议要求,对查出的问题要抓紧整改,收回的资金要调向主动作为的地方,投向发展和民生急需的重点领域。此外,年底前,对各省(区、市)尚未处置完毕的闲置土地,按面积收回或扣减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地方也在将国务院的要求进行落实。据宁夏国土资源厅介绍,目前宁夏闲置土地典型案例有15宗,面积806公顷,占总面积的37%。其中,审计署向国土资源部转送土地闲置两年以上典型案例10个项目、627公顷。
今年以来,宁夏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进展缓慢。至8月底整改处置到位率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为此,宁夏规定在10月底前要对闲置土地处置到位。
宁夏的办法是:对未按期完成处置的,将土地使用权人纳入“黑名单”,禁止其参与土地市场交易,并扣减相关市、县(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暂停同类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对闲置土地总面积超过近5年年均供地量的市、县(区),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和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供应。
在财政沉淀资金方面,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表示,每年的预算资金中要考虑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如果以往滚存下来超过两年的资金盘活了,将其用于基本建设,就等于增加了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
李文海表示,定向调控更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但今年我国财政收支压力比较大,清理地方债务、土地出让金收入大降都给财政支出力度和节奏造成影响,这个时点上将沉淀资金有效分配更显得关键。
会议明确,要制定督查办法,推动各部门、各地方主动自查、层层督查,并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向社会公布,接受人民监督。要把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督查结果衔接,用问责利器祛除不作为的“病症”,让不作为的“太平官”混不下去。
(关键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