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魏桥模式”的争议渐渐平息之际,来自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监会的信息再次让人们看到了打破电网垄断的希望。
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引导民资座谈会上传出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正拟定的“新36条”实施细则将适度开放民资向能源领域投资,其中包括主电网适度开放、支线电网全面开放等内容。
“我们确实正在研究这个问题,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民资的参与权限,以及如何对主电网及支线电网进行界定等。”6月19日,电监会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
全国水利地方电力企业协会专家李其道认为,相对主电网来说,真正最可能引入社会资本的电网是配电网以下的部分。理由是,一方面,我国目前配电网相当薄弱,更新改造资金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配电网相对于输电网,决策层的顾虑更小。
而在一位长期参与电改方案的业内专家看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把电力体制改革继续往前推,实现输配电分开,否则民营资本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即使放开,民资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
支线机会
“民资进入电网的机会主要在农村电网及县级支线电网。”李其道说,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电网投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低电压的线路、农村电网等,这些区域的配电网还是很薄弱的,更新换代的需求很迫切。
在他看来,仅靠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企业是难以有财力和精力来撑起这么大的投资,因此引入民资的需求确实存在。
据了解,目前地方电力配电线路等级基本分为两种:35KV与110KV。目前,国家电网主要负责220千伏以上的输变电业务,而地方县级配电公司则是主要负责220千伏及以下等级的配电业务。
“目前我们这里的大工业发展很快,这几年投产了好几个大型项目,现在电力供应很紧张,加上配电网老化,不时都有跳闸的故障发生。”四川绵阳市一个县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目前的模式是‘一县一公司’,但县级公司的权限非常有限,县级配电企业与国家电网‘一点并网’,也就是说县与县之间无法联网运行,在用电高峰,也无法互相调剂,必须通过国家电网才能执行,这样其实是加大了运营成本。
这位人士称,更合理的模式是,国家电网集中财力建设高等级的国家骨干电网,而地方电力则负责220KV及其以下的配变电站网的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可引入民资适当参与,提高电网建设和运营效率。
而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业务部项目经理朱宁看来,除支线电网之外,在智能电网的很多领域,民间资本也可以发挥作用。
难点
“这中间的难点是如何处理跟大电网的关系。”朱宁认为,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网,前提是电力体制必须改革。
现在的情况是,根据国家政策,即便是企业自备电厂也必须把电先卖给电网公司再供给自己用,哪怕只隔一个车间。
而魏桥正是由于突破了这一政策,自行售电且价格大大低于国家电网电价,从而引起广泛争议。而魏桥集团也因此承受了很大压力。
本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魏桥(02698.HK)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中海投资订立资产转让协议,拟以6.985亿元人民币向其出售位于滨州经济开发区的资产,主要包括额定装机容量180兆瓦的热电厂以及其他配套资产及物业土地使用权。
“如果输配不分开,没有一个成熟完善的发电及售点市场机制,民资介入电网就很难真正实现。”朱宁说,国外的主流模式,电网只是作为一个渠道商,电网公司可收取服务费,根据不同的服务状态收取不同级别的费用。
事实上,根据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完成“厂网分开”后,下一步的目标将是“输配分开”,将目前多数地区输配一体的模式打破,在配电端引入竞争。
而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踯躅不前,也是被拦在了输配分开这个关键点。
“如果说真得要把电网向民资开放,国家就应该有决心继续推动电改,关键还是要把电网变成一种服务行业,通过服务来收取费用,然后建立起竞争机制。”朱宁说。
先例
事实上,在政策放开之前,民资介入支线电网就已有先例。除引起全国关注的魏桥集团之外,早在8年前,四川大陆希望集团刘氏四兄弟中的老大刘永言就已经通过收购茂县电力公司,染指电网经营。
2004年2月,刘永言麾下的四川希望深蓝电力公司及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与阿坝州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以477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茂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部产权。
这等于是打开了民营资本介入电力运营网络的一个缺口。
资料显示,成立于1986年的茂县电力公司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境内,属地方电力序列。在1997年,茂县电力公司与茂县南新电厂合并组建了茂县电力有限公司,成为一个集发电、输电、供电为一体的企业,是当地惟一的地方电力供应商。
在被大陆希望集团全资收购之后,原茂县电力公司转制成为民营地方电力企业。
在入主茂县电力之后,大陆希望集团获得政府的批准,在茂县的赤不苏河上进行全流域的水电开发,预计总装机容量5万多千瓦,目前已部分发电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