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东方时空“走进新国企”系列报道重点关注了能源领域,如何让我们的电更加清洁,更加环保?国家电网正在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让这一目标逐渐成为现实。
在我国,西部地区富集了80%的能源资源,除了煤炭等常规能源,还蕴含了巨量的风力、光伏、水力等清洁能源。为了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国家电网的一个个科技创新,正在让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成为可能。
报道介绍了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发电以及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智能稳定接纳系统。这项系统的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电网已经具备了接纳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技术能力。总投资超过94亿元的国家风光储输工程,能让风电、光伏发电等这些不稳定的电源通过与储能发电相结合,瞬时搭配成像火电一样平稳的电源并入主网。国家电网风光储输工程总经理高明杰介绍,这套系统运行一年半以来,已经累计接纳新能源发电近4亿度,表明这项技术是破解新能源并网发电难题的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就在上周,国家风光储输工程的二期工程已经破土动工。随着这项技术的日臻完善,未来像这样的清洁能源接纳工程将出现在更多的新能源基地。
截至今年4月,我国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并网容量突破6000万千瓦。上得了网,更要送得出去。这些上了网的清洁能源,要能真正被消纳掉,就必须被输送到上千甚至几千公里外的用电中心去。这就对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张正陵说,电能需要实时平衡,如果没有用户的使用,只会造成新的浪费。清洁能源的生产基地,往往在地广人稀、用电很少的地区,这就需要我们电网大幅提高送电规模和输送距离,将电跨区域输送出去。
经过上千次的放电冲击试验,国家电网技术人员成功获得了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外绝缘参数。国家电网研制的这一系统,从现在世界水平来讲,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通流能力最大的,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掌握11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国家。电力的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都将大幅度提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廖蔚明介绍说,目前已经现有的正负800千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它的输送距离一般可以达到2200到2300公里,而1100千伏特高压线路经济输电距离可以达到4500公里。
此前经过近两年的试验,技术人员还突破了包括换流阀设计制造、设备绝缘、冷却效率、导线选型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技术。这项成果运用到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上,将比现在投入运营的正负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线路的容量扩大1.8倍,达到1375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应用最新技术的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工程,年输送电量1.6万亿度。
张正陵表示,这些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相当于从西部能源基地向东部用电负荷中心年输送原煤8亿吨,这相当于山西省全年的煤炭产量。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使得我国新能源并网正在以87%的年均增速向前推进,新能源占总装机容量已达国家电网全网的近1/10,国家电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接纳清洁能源最多的电网,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据张正陵介绍,到2015年,国家电网将接纳并输送超过一亿千瓦的清洁能源,这相当于又并网了五个三峡的总装机量。
作为新国企,国家电网为了配合国家的发展,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保障供电的问题,而是要通过电网的转型升级,使百姓用电更加智能和环保,使国家的发展更加绿色和可持续。
(关键字:国网 新能源 高压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