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粗钢产量调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2022年7月份以来,产量调控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表示,特别是2023年,全年粗钢产量10.19亿吨,同比增加100万吨左右。在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同比增长7.1%、12月末港口铁矿石库存较年初下降约1200万吨的情况下,2023年全年进口铁矿石11.8亿吨、同比增长6.6%,2023年9—12月进口铁矿石的月度均价分别同比上涨2.6%、16.6%、24.3%、33.9%,涨幅逐月扩大。
赵民革结合首钢自身实践,提出以下3条建议。
第一,优化粗钢产量调控政策。目前,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已达峰,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产量调控是当前促进供需平衡的必要手段。“但在产量调控政策执行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地方在政策落实中存在‘一刀切’现象,未能达到扶优汰劣、促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二是集团内产量指标、能源等要素跨地区不能自由流动,未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赵民革表示。
为此,赵民革建议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一是在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工作中,要求地方给予企业明确并可预期的固定基数,按调控总量目标递减而不是年度环比递减,避免企业为保产量指标在亏损情况下仍选择继续生产;二是鼓励超低排放A级企业、规范内电炉企业及绿色低碳产能自主生产,限制违规、底单外、统计外及规范外产能生产;三是允许企业集团在不同区域内拥有的各类要素资源(包括产量、能源、排放等指标)能够自由流动,让资源向优势产能、优势产线集中,以此获取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协同效益。
第二,推广高效中小型电机应用。赵民革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目前,我国1级能效的超高效电机制造技术及产品较国际领先企业仍有差距,部分1级能效电机仍处于开发阶段;2级能效电机系列产品在国内主要电机企业已完成了开发与批量生产,但新增能效2级及以上电机的产量比例约26%,比例仍然偏低。“若将每年生产的中小型电机2级以上能效比例提高到50%,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可节约电能约61.9亿千瓦时,相当于19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0万吨。”他表示。
为此,赵民革建议,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进一步提高《GB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1级能效电机的制造能力,提高1级能效全系列电机产品的供应能力。二是发布高效电机应用推广指导意见,建议新投运电机设备能效2级以上比例,在现有约26%的基础上提高到50%。三是加大力度推动存量低能效电机的淘汰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现有电机系统的效率。四是推出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使用更高效电机。五是由相关部门支持,在央企范围内推行1级能效的试点推广。
第三,加强钢结构建筑推广,扩大钢铁材料应用。2022年,我国钢结构加工量首次突破1亿吨,钢结构在基建领域、房屋建筑工程中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但在民用住宅领域应用较少。
“虽然钢铁产业和钢结构产业看起来都是很成熟的产业,但钢铁材料自身所具有的优异性能在建筑领域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赵民革表示,主要问题在于,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与用钢标准需求衔接融合匹配尚有差距,对钢结构住宅缺乏绿色全生命周期评价规范,对钢结构住宅建筑市场缺乏相应的激励性政策。
因此,赵民革建议,一是推进钢结构设计规范以及一批钢结构建筑专用钢铁产品标准相互融合,建立完善跨产业钢结构标准体系,实现高性能、高效能钢材和钢结构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解决钢结构经济性、通用性问题。二是制定加快钢结构推广应用的指导文件,出台单列房屋维护单项费用、鼓励碳排放年度计算与补贴相结合、政府出让土地成本优惠激励、强制规定新建小区钢结构住宅建筑占比等政策。三是组织制定绿色低碳住宅的标准,开展钢结构建筑碳排放研究,筛选低碳的钢结构住宅体系。鼓励装配式智能制造在钢结构建筑中应用,推动钢铁制造、钢结构装配、施工、建造过程全产业提档升级。
(关键字: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