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首钢股份停牌至今,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首钢股份的资产置换计划似乎遥遥无期。小股东已经按耐不住焦急的心情,直接前往北京石景山区法院,要求行使知情权——自首钢股份停牌后,他们无法从首钢处获得任何信息。
其实,首钢的迟迟不“归”,与当前钢铁业产能过剩,大型钢厂生存环境恶化息息相关。
投资者起诉主张知情权
初夏时节,总部已经搬离北京的首钢石景山厂区一片萧瑟。厂房已经全部被封闭起来,很难看到路人的身影。春节后,作为首钢股份的股民,李洪军已经是第二次来到首钢了,两次行程的目的,都是要求行使股东知情权。
李洪军想要行使知情权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自2010年10月29日停牌以来,首钢搬迁之后的资产置换进程,作为股民的他一无所知,复牌似乎也遥遥无期,投入大笔资金的李洪军心中非常着急。
首钢股份每周发布的公告中显示,“目前,公司正与控股股东及有关方面就重大资产重组事宜深入沟通、协商。由于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与李洪军情况相似的还有多位小股东,他们申请的权益,无一例外都是“知情权”。这些投资者在首钢股份上的投入从数万至百万元不等。
按照李洪军们的最初计划,投资者向首钢股份递交《查阅和质询书》,同时,向石景山区法院递交起诉状。石景山区法院表示已经收到起诉状,但是否立案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中小股东此次关注的焦点主要在首钢股份拆迁补偿以及原首钢拆迁所涉及的土地的一级开发权上。
“最初,首钢股份的领导答应和投资者坐在一起交流一下,但是这个会议临时取消了。现在,首钢股份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去坐坐,但是没有什么可以告诉我们的。”李洪军向《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表示。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要求,首钢需要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每周发布一次重大事项进展公告。但是记者看到,首钢股份每周公告内容一致,“公司正与控股股东及有关方面就重大资产重组事宜深入沟通、协商。由于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并无进展情况。
根据首钢股份发布的《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钢铁主流程停产公告》,首钢股份北京石景山厂区的炼铁厂、焦化厂、二炼钢厂、高速线材厂等全部停产,现有钢铁生产经营业务明显减少。2010年前三季度,停产资产涉及的收入约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首钢股份已经进入到“缺血”的境地。
自停牌之日起,首钢股份便再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公告了。直到4月28日,首钢股份公布了2010年年度报告,但是对首钢资产重组之事,依旧没有任何实际信息透露。
首钢陷两难境地
按照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几年前的规划,在2010年底,首钢总公司将实现整体上市,而现在这已经成为泡影。首钢股份实际掌握的资产,目前仅包括北京顺义区少量开工的项目和北汽23.62%的股份,以及清华阳光公司部分持股等。
“要不是看重首钢未来前景,这样的股票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投资人唐丽萍向记者表示,“首钢当初承诺的整体上市、科技转型,现在看来都十分遥远。”
“整体上市,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透露,“曹妃甸新厂区刚刚投产,近几年,首钢在外地收购了一些钢铁企业,需要理顺其中的关系,所以并不急于整体上市,这样对投资者也是有利的。”
据了解,首钢整体搬迁到曹妃甸,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由于项目启动不久,“达到效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上述人士表示。
而亏损企业显然是无法上市的。“转变的时间超过了预期。”首钢内部人士坦然评价。
此外,首钢在北京的生产主要以长材为主,而在曹妃甸生产则以高端的板材为主,销售和生产的转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首钢股份的资产置换方案已经获得了上级部门的批复,现在正在进行资产评估。”
首钢曹妃甸项目规划产能是3000万吨,而宝钢的产能规划则是5000万吨。在搬进曹妃甸的初期,甚至传闻河北钢铁集团想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将首钢并入到河北钢铁集团中。
“首钢一直在力图‘自保’,力图保障自己的规模,以防市场份额被别的钢厂吞噬。”行业专家马忠普向记者表示。
其实,近两年来,首钢一直在做的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搬家”,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收购。扩大产能成为了首钢的自保手段,首钢已经收购山西长治钢铁,重组贵州水城钢铁、新疆伊犁钢铁。
首钢在不断扩大产能,发改委却多次把钢铁行业作为限制产能的行业。钢铁行业很难获得发改委对新产能的“准生证”,此前有传闻,首钢迁安和京唐公司有可能作为优质资产注入到首钢股份中。直到今天年初,首钢迁安才获得发改委给予的合法身份。
就首钢停牌后的种种动作,记者致电投资者关系部以及董秘,但对方均表示,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不回复任何关于首钢的问题。
钢铁业集体困境
由于中国的钢铁行业集中度低,而铁矿石又被国际三大卖家所垄断,因此,“卖家会店大欺客,不断要求涨价。”钢协人士曾向记者表示。
同时由于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整个行业竞争激烈。中国钢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从2004年的8.11%一路下滑,到2010年年底,已降至2.91%,处全国工业领域最低水平。
大型钢铁企业的情况也并不比整个行业乐观。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钢铁协会的数据,7500家较大规模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只有约2.8%。
首钢股份在2010年年报中也指出,尽管钢材售价总体高于上年度,销售收入有所增长,但由于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钢材价格上涨幅度落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等原因,销售收入的增长难以转化为企业利润。
“在这种产能困境下,首钢搬迁艰难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马忠普表示。
虽然,发改委将行业利润低归结在产能过剩上,但是河北依旧在不断释放自身产能,一大批违反规定建设的小钢厂又已经被禁止。
“发改委曾经鼓励淘汰落后产能,大家就都认为,把落后产能关停后,可以去兑换获得新的优质产能的批文,实际上,发改委并没有因此而批复新的项目。”马忠普表示,“于是一些地方开始私建新产能,产能持续过剩,导致行业利润被再次摊薄。”首钢处于这种整体行业困境中,复牌被拖延实属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