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劣质塑料袋免费提供
近日,导报记者走访漳州市区大同路和民主路发现,一些面店、牛肉店在厨具边上都挂着白白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普遍没有标示生产厂家、标准编号、规格、公称重量及可回收再生或不可回收再生等。
而导报记者在菜市场还看到,居民手中提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红、黄、蓝、黑等。据一位林阿姨介绍,这些塑料袋都是免费提供,之后还可以拿来当垃圾袋,一举多得。不少市民都用这些塑料袋来装油炸类食品,甚至肉类等。
曾从事过餐饮业的王小姐表示,这些塑料袋都是在专营店批发来的,“塑料袋按斤卖,我一般会买六块多一斤的,还有更便宜的,我感觉会有毒。”王小姐表示,比较便宜的塑料袋甚至有味道,如果将刚煮开的食物倒进去,塑料袋甚至会变形,味道会更难闻。
危害:降低精子质量还致癌
据有关人士介绍,这类食品摊主所赠的塑料袋的化学成分均为聚氯乙烯。增塑剂通过塑料袋直接进入食品中,而高温、高油脂很可能是加速增塑剂熔出的帮凶。可见,百姓常常认为的方便之举恰恰成了害己之举。
增塑剂中有一类叫酞酸酯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于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酞酸酯类化合物对动物和人类都有一定的毒性。比如,它可以增加男性体内雌激素的含量,从而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黄老师表示,这类塑料袋熔点在120℃左右,油炸食物温度一般在180℃到240℃之间,塑料袋遇上就化,产生有毒物质。如将滚烫的食物倒入其中,或者对其进行微波加热,“它具有致畸、致癌作用,损害健康。”
部门:花3个月集中整治
漳州市工商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类违规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及不合格塑料购物袋”引起了部门高度关注。工商部门拟用3个月时间集中开展打击经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及不合格塑料购物袋”行动。时间从2月15日起至5月10日。
为此,海峡导报社将联合漳州市工商局推出系列策划报道 “红盾整治行动,宣战白色污染”,和广大读者一起来关注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使用问题,也欢迎广大读者致电导报漳州新闻热线0596-2056315,指出哪些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存在着违规使用情况,本报记者将向工商部门转达。
(关键字:塑料袋放烫食谨防“毒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