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一家人挤在30平方米的砖房里,墙体是用竹篾做的,透风透雨。现在的好日子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原贵州汞矿退休老人廖书训住在三室一厅的廉租房里,敞亮的卧室、整洁的厨房,家用电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现今“没落汞都”贵州铜仁万山,正在奋力转型,破茧重生。
贵州汞矿所在的万山特区一度占全国汞产量的60%以上,被誉为“中国汞都”。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汞矿因长期掠夺性开采陷入资源枯竭,2002年5月被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此后10余年,万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特区从“特富特好”变成“特穷特差”,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只有300多万元,还不够应付水电费。“彼时的万山可以用‘三弱’‘三低’‘三多’来形容——基础设施脆弱、财力极为薄弱、经济总量微弱;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低;失业人员增多、遗留问题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万山区委政研室主任刘泽坤说。
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铜仁撤地设市,万山改“特区”为“区”,转型脱困就此进入新起点。
“没有实例可以参考,也没有具体文件作指导,全区干部走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最终确立了‘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的发展模式。”万山区委书记汤志平说。
汞矿石挖没了,但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还在。2004年,从汞矿下岗后在外地辗转打工的张亚雄又回到万山,和以前矿上的9名同事入股红晶汞业,破解“含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难题,带动了汞产业从以汞矿石提炼“原生汞”,到以含汞废料提炼“再生汞”的转型。
“原来是单纯地卖资源,现在是向卖技术和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形成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张亚雄说。
2013年,万山13家汞化工企业生产的汞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重新攀升到60%以上,总产值达到15.1亿元,是2002年贵州汞矿关停破产时的21.2倍。
技术升级打响万山工业转型的第一枪,“腾笼换鸟、异地转型”则让万山城市建设突破大山阻隔,转出一片新天地。
2011年,铜仁市谢桥片区被划归万山作为城市转型承接区,2013年,新区开工建设74个项目,完成投资28.1亿元,建成面积达7平方公里。随着一个个项目开工,万山区逐渐成为铜仁市“一城两区”中的重要板块。
一个城市的嬗变,只有置身其中才感触最深。一件件惠民工程和措施的落实,让万山人实实在在享受到城市转型带来的实惠。
2009年以来,万山投入3.2亿元在谢桥新区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377套;回收学校食堂,为71所农村中小学聘请250名工作人员,实行“一荤两素一汤”模式,让全区1.26万农村学子不再为吃饭犯难;原贵州汞矿退休职工养老金由2008年的人均每月1045元增加到2014年的1944元,增长近一倍;累计发放再就业和“妇惠家合”贷款2060万元,带动创业就业912人,实现新增就业3195人。
“万山区的民生支出由2008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9.7亿元,长期积累的矿区群众就业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万山区区长张吉刚说。
破茧重生,羽化成蝶。当下的万山正踏着有力的步伐,向2016年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坚实迈进。
(关键字:汞都 汞 铜仁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