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1000余年前,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处处可见的文化遗存,既凝结了古人智慧,也标注着城市内涵。
为更好修复瓷都历史风貌,景德镇市以御窑厂遗址为中心划定保护区。“近年来,景德镇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全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更好保护千年遗存、传承千年文脉。”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
御窑厂遗址不远处,珠山大桥横跨昌江,72尊人物铜雕伫立两侧,定格了制瓷72道主要工序。
在过往千年岁月中,无数陶瓷工匠从少年学徒开始,他们一辈子只专注一道工序,思想、情感、个性与工序融为一体,犹如一颗颗火种,薪火相传。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拉坯技艺传承人冯绍兴,过去40多年只做一道工序——“抟泥成器”。“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一般是学徒3年,手工拉坯则要学8年。”冯绍兴说,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
一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就是一部匠心传承史。目前,景德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多达15万人,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一年前,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挂牌成立。一批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国内顶尖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齐聚景德镇,基于2000万片古瓷片,通过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唤醒那些曾经沉睡在地下的文明记忆。
未来,一个“活起来”的古陶瓷数字化世界,将成为景德镇深厚文化底蕴对全球陶瓷文明发展的又一份献礼。“复活文化遗存、传承不朽匠心、解析古瓷基因,这既是守护‘千年瓷都’的根与魂,也是景德镇今天肩负的新使命。”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说。
(关键字: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