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过剩的产能和库存,高企的原燃料成本,加之低迷的市场需求和毫不放松的房地产调控政策,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呈现出快速回落的局面。
而新年伊始,伴随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大起大落、欧盟“钢铁行动”序幕的拉开,“唱盛”和“唱衰”这一行业的声音此起彼伏,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作为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的钢铁产业也在市场和成本的双重挤压下困难重重,钢铁企业如何打开突围的路径?
带着有关问题,1月22日,记者采访了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
钢价跌幅多年少有
新闻纵深:您对过去一年中国钢铁行业最直观的感触是什么?
王义芳:可以说,去年是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最为复杂、最为严峻的一年。需求增长乏力、产能严重过剩、原燃料成本过高、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矛盾越发凸显,两头挤压了行业的利润空间。全球的钢铁业都处在低谷,我国钢铁业陷入整体亏损的境地。有一个大概的数字,是截至去年11月底,我国74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亏损。
新闻纵深:河北钢铁集团的日子一定也很难过。
王义芳:不容易。2012年可以说是我们干得最苦最累的一年,但是经营结果并不如人愿。距离省委省政府的期望、距离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距离广大职工涨工资增福利的期盼,都还有较大差距。举个例子吧,集团光新增增支减利因素一项,去年就高达117个亿。也就是说,要想确保集团有利润可得,首先就得填补这117亿的增支减利“窟窿”。
新闻纵深:十多年以前,一些钢铁企业也经历了类似的艰难,甚至到了买不起原料、交不起电费、开不起工资的境地,您觉得今年还会到那种地步吗?
王义芳:这么困难应该是不会了,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自觉警醒,不主动突围,很可能会重蹈覆辙,重陷“揭不开锅”的困局。一个企业兴起来很难,但败起来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
新闻纵深:综合来看,集团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义芳: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不光是河北钢铁集团,这也是全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第一个是需求增长乏力,就拿国内来说,房地产调控严厉,基础建设投资减缓,去年前11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回落13.2个百分点,21个主要制造业用钢产业有10个是下降的;第二个是产能严重过剩,全国去年全年的粗钢产量是创纪录的7.2亿吨左右,超过2011年的6.83亿吨,而且国内钢铁产能仍在扩大。
然后是原燃料成本。以进口铁矿石为例,去年前11个月钢铁企业吨材平均结算价格降了729元,但是铁矿石采购成本每吨才降了236元。而且只要钢材价格稍有上涨,进口铁矿石就立即跟涨,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最后是钢材价格大幅降低,去年连续5个月持续下滑的行情,这是多年少见的。特别是9月份价格只有3550元,相当于1994年水平。
当然,我们自己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你比如说“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还没有健全完善,产品研发实力还有待提高,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有待优化,高端人才相对缺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快解决。
需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
新闻纵深:面对这种严峻挑战和困境,您希望企业职工们用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王义芳:军队在陷入敌军围困的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奋力一搏、突出重围,一种是偃旗息鼓、缴械投降。我们集团14万大军,不能做不堪一击的败兵,更不能做束手就擒的降兵,我们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
新闻纵深:“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是两个很“重”的词。
王义芳:确实是这样,我刚才也说了这个行业的严峻形势。战胜困难的决定因素是内因,我们只有以自我痛击的方式实现自我警醒、自我加压,做好“过紧日子、打攻坚战”的充分准备,激发战胜困难、绝地求生的斗志,才能打赢这场“战危机、保生存、求发展”的攻坚战。
新闻纵深:这场战役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部署?
王义芳:首先还是得找准企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虽然宏观经济环境和大的市场环境是一样的,但我们集团各单位所处的区域不同,发展的经历不同,装备水平、工艺流程、原料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资金状况、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样是困难,但造成困难的具体因素不同。
从大的方面说,我们下一步将主要在优化全产业链系统、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完善营销模式、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管理能力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也包括多元发展、开拓国际市场。
新闻纵深:面对这种困局,您是否又想到了当年闻名全国的“邯钢经验”?集团围绕成本控制会有哪些动作?
王义芳:当然,这是我们集团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应对困难的时候,创新发展“邯钢经验”尤为重要。抓住成本,就牵住了效益的“牛鼻子”,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也是今年降成本工作的重点。我们将从加强资金的集中管控、优化人力资源和库存管理等八个方面强化管理工作。
新闻纵深:集团的子公司这么多,怎么能保证措施和部署落到实处?
王义芳:在当前困难条件下,保生存是集团第一要务,创效益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这既要靠干部的觉悟,更要靠严格的考核。我们已经定下对一把手的评价标准,重点看你单位的实际经营效益,看你单位赚到的真金白银有多少。对副职的评价,就看你分管工作的落实情况,看你抓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其他一切都是过程、都是手段,不是检验和评价的着力点。
我们新出台了月度工作调度制度,从今年1月份开始,每月调度一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处室部门,抓什么、怎么抓,都要一一明确。哪些落实了,效果怎样,哪些没落实,原因在哪儿,都要讲清楚,并作为当月考评的依据,年底算总账。执行不力、工作不实、经营效果不好的领导班子和干部,会坚决予以调整。
我们的设想就是,通过抓好销售增一块,抓好采购降一块,抓好科技创一块,抓好生产省一块,抓好管理挖一块,在现有条件下,实现企业多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产业面临转型发展新机遇
新闻纵深:困局之下,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您认为国家产业调整的力度会更大吗?
王义芳:产业调整重组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产业政策既定的方向。我相信这种调整还会继续下去。
新闻纵深:因产业重组而生的河北钢铁集团,在重组至今取得的最大进步又体现在哪里?
王义芳:主要体现在全集团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我可以给你一组数字,2007年到2011年,集团的年营业收入由1248亿元增长到2503亿元,总资产由1480亿元增长到3162亿元,铁矿石资源掌控量由8.82亿吨提高到50亿吨,连续四年跻身世界500强。应该说我们的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在持续增强。
新闻纵深:我们注意到,河北钢铁在“走出去”方面已经就矿产资源进行了布局,包括从加拿大到南非,这种布局是基于什么考虑?
王义芳:之所以实施资源战略全球布局,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第一是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吞噬了钢铁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2010年和2011年,国际三大矿业公司年利润相当于我国钢铁全行业利润的近4倍。现在钢铁主业陷入全面亏损,利润更是没法比。第二是我国对外铁矿石依赖度太高,导致铁矿石价格谈判长期受制于人。
新闻纵深:这种局面为何一直难以改观?
王义芳:还是供需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粗钢产量达到7亿多吨,国内铁矿石难以支撑这么大的产能规模,咱们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高达60%。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铁矿石市场的高度垄断和资本的逐利性,在这个情况下,想谈出一个我们比较理想的使钢铁企业和矿贸企业共赢的价格是绝对不可能的。
新闻纵深:如何在这种格局下去争取话语权呢?
王义芳:决定钢铁产品价格的因素是生产成本,决定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是铁矿石采购成本。铁矿石的采购成本无法保障时,钢铁产品的价格也无法保障。在当前进口铁矿石属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必须加快掌控海量资源,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我们的话语权、定价权才会水到渠成,企业效益才有可能实现最大化。
新闻纵深:十八大就产业转型和科学发展做出了战略指引,您预判钢铁产业将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王义芳: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的规划要求,也为钢铁企业战胜当前危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宏观政策层面,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更加清晰。今后,国家将会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尤其是随着有序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人口市民化,必将会刺激房地产需求,促进汽车、电器等家用品的消费,从而带动钢材消费。只要内需不断扩大,只要投资还有一定的增长,钢铁市场就会保持较高的刚性需求,起码近几年内,一年六七亿吨钢是有市场的。
新闻纵深:这个市场怎么能把控住呢?
王义芳:只要我们把集团内部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把集团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劣势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集团一年4500万吨钢材不愁没有销路、不愁没有效益。我们有这个信心。
新闻纵深:面对日前持续的雾霾天气,您认为城市型钢铁企业发展是否还有出路?
王义芳:造成这个雾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汽车尾气、城市建设、地形构造等等,但是大量消耗能源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主要原因。
城市型钢铁企业,本身除了具备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外,还兼具能源转换和消纳社会废弃物两大功能。比如说利用工业余热为城市居民供应冬季采暖,提供城市居民生活管道用煤气,在生产过程中处理和消纳一些社会废弃物和废水,最终成为社会工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长远看,城市型钢厂通过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不仅可以做到少污染甚至零污染,还可以造福城市、造福居民。前途还是光明的,但是首先钢铁企业自身要树立“绿色钢铁”的发展理念。
新闻纵深:但要让城市型钢厂达到这种境界有多大可能呢?
王义芳:就说我们河北钢铁集团,先后投资60多亿元实施了上百项重点节能减排工程,我们唐钢公司被业界誉为“世界最清洁的钢厂”,被国家工信部解读《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确定为城市型钢厂转型发展的学习标竿。所以说,只要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心,就一定能实现。
(关键字:王义芳 钢铁业 产能过剩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