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日前表示,去年针对中国大陆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案件有9起,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此外,中钢协预计“2013年钢铁贸易摩擦减少的可能性不大”。
中钢协提出建议,若出现贸易摩擦,钢企应该通过法律途径积极申诉,并应站在行业的高度,实施有序出口;此外,钢企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钢企除了加强对出口目的地市场、客户等硬环境的评估外,更要加强对市场政策、法律、文化等软环境的评估。
近日,更是有外媒消息称,东盟钢铁委员会(Asic)已于近日表示,东盟钢铁生产厂家正联合要求对东盟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审查。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钢厂已联合向东盟秘书处致函,要求将最近3年中国进口钢材大量涌入当地市场,这一问题归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议议题。
根据东盟钢铁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去年前9个月,中国对东盟出口钢铁达910万吨,同比激增47.3%。且在东盟钢铁进口总量中,中国产品所占比例逐年增长,2009年为10%,2010年增至17%,2011年18%,而2012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23%。
东盟钢铁委员会据此认为,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仅对中国利好,而损害了当地各国钢铁业利益。此外,消息称,东盟钢厂还分别向各自政府反映该问题,针对中国钢铁进口的各类措施或将在后期展开。
中钢协对此同样提出建议,尽量避免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东南亚市场容量有限,且日本、韩国在这一地区已具有一定的投资规模,短时间内向东南亚集中大量出口,会引起当地企业的不满,极易引起贸易摩擦”。
(关键字:中钢协 钢铁贸易 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