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度波动调整的大宗商品价格最近重回快速上涨态势,原油、铁矿石、铜以及一些农产品价格再创近年来新高。一些机构预计,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继续大幅上涨。专家认为,大宗商品价格的新变化更多是受炒作因素影响,目前来看,市场仍然很难形成“超级周期”。
国际油价最近几个交易日在突破每桶60美元后震荡上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最高已经上涨到每桶70美元附近。除了油价,铁矿石价格最近也重拾涨势,最高价一度突破每吨193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外,铜价以及一些农产品价格也继续拉涨。经过3月份短暂调整,大宗商品市场似乎重新回归强势,原因是什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分析,主要是炒作因素在推动。他说:“经济的实际面还在低水平上,不大可能有那么高的需求量,使得铁矿石或者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那么高。比如铁矿石价格达到190美元,这肯定是过了头。因此,这其中有炒作的因素。”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较早前在回应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因时曾分析,一是原料成本上涨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普涨;二是下游行业生产恢复形成了供需紧张态势。但他当时已经提到,涨价有金融市场短期炒作因素。“有色金属、部分化工产品等金融属性比较突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经济预期向好等推升了全球期货交易的活跃度,金融市场短期炒作也对价格上涨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
的确,今年以来,对冲基金一直在增加大宗商品看多头寸,一些投行也隔三差五发布报告,持续看涨大宗商品市场。比如,高盛最新报告预计,大宗商品价格6个月内可能再上涨13.5%,国际油价将达到每桶80美元,铜价将达到每吨11000美元。不过,国内对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还没有明显变化。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不久前说:“总体看,这是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供需关系短期调整、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具有修复性和阶段性特征。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由于不少大宗商品都以美元计价交易,对于市场过热现象,各方都在观望美国货币政策。机构预计,大宗商品市场将出现“超级周期”,上涨幅度和时间跨度将远超历史周期。不过袁钢明认为,这不太可能。“因为这次各国放松的货币太多,它会出现一个超级的大上涨。但是现在对于上涨的情况说得多了,反而会引起人们的警惕,特别是引起调控部门的警惕,进而停止这样的‘大放水’。所以我觉得‘超级周期’的说法,现在应该是转向了平缓,即使不出现垂直的转折,也会出现一种减缓的趋势。”
(关键字:大宗商品 超级周期 原油 铁矿石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