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善打硬仗
——兖矿东华建设集团三十七处建设鄂尔多斯甲醇项目工程纪实
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18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一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在这个常年干旱少雨、紫外线强、风沙大的高原腹地,有着一支建设铁军——兖矿东华建设集团三十七处。如今,提起这支队伍,业主和监理单位都会竖起大拇指:“了不起,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不愧为兖矿建设的一面大旗!”
鄂尔多斯18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是兖矿集团参与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综合开发的第一个煤化工项目,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综合利用水平最强的装置之一。由于项目一期工程结构复杂,囊括土建、安装等多项施工,工艺难度大。在项目施工前期,曾有人质疑:“三十七处能否完成这么重的施工任务?”
“压力是有的,但三十七处是一支有着50多年施工经验的老建安企业,在压力面前从不退缩。”该处党政领导和参战队伍响当当地立下了军令状——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施工任务。
自2010年3月项目开工至今,三十七处职工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发扬建筑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从维护集团公司利益大局出发,强化“一家人、一盘棋”的责任意识,先后组织第四项目公司、钢结构工程部、第六项目公司3支队伍2000余人进驻现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优化项目整体施工方案,明确工期节点任务,抓生产,抢工期……截至目前,承建的60多个单位工程主体结构基本施工完毕,转入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工程,部分工程已交付业主使用,取得了鄂尔多斯甲醇项目工程建设阶段性胜利。
2012年3月,业主突然通知,要求锅炉变电所、气化变电所建设必须提前完工交付给安装公司,以保证这两个变电所尽早投入使用。而那时,两个变电所基础都还没有开挖。
工期就是命令,任务就是考验。该处立即组织召开施工现场专题会议,负责施工的第四项目公司负责人当场表示,保证在业主要求时间内完成任务。他们连夜排出每周、每天的施工计划,干部职工日夜驻守在施工现场,各负其责,攻坚克难,从开挖基础到主体及二次结构,平均8天完成一层主体框架。由于晚上气温低,很多职工的手都冻裂了,可没有一个人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2012年8月份,气化界区主体施工期间,正是内蒙古最炎热的时候,但他们积极响应“大生产”号召,开展“大干100天,全力保生产”竞赛活动,现场各个施工队伍冒着高温酷暑奋战,时常还要加班加点。为了防止职工中暑,他们成立了后勤保障队,每天更新菜品、熬制绿豆汤、购买水果,送到施工一线,让一线职工全力以赴确保每周混凝土浇筑量都在1200立方米以上。正是凭着这种“服务业主、铸就品牌”的精神,竞赛活动影响了其他参战单位,纷纷效仿开展各项促生产活动,受到业主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全长602.7米的原煤输送系统施工中,为给设备安装单位留出充足时间,该处自我加压,主动加快工期,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整个原煤输送系统栈桥4/5的工作量。面对拼装场地大、大型吊装设备不能及时进场等困难,负责施工的钢结构工程部及时与业主沟通,获得特批,占用中心路10米场地。为争取时间,他们提出了“五加二、白加黑”24小时轮班作业的决战口号,克服风沙大、昼夜温差大等恶劣环境的影响,10人一组组成专业突击队,白天拼装钢架,晚上进行焊接,连续作战。有些员工身体吃不消,感冒发烧却依然坚守在现场。截至2013年4月9日,三十七处完成了23架栈桥、9个支架、6个转运站的吊装任务,比业主要求的日期提前3天完成,实现了三十七处大距离栈桥吊装最快的施工速度。为此,业主为他们举办了庆功宴。
如今,整个项目试运行已迫在眉睫。三十七处各参战队伍又纷纷立下军令状,表示要在鄂尔多斯高原上高举兖矿建设这面大旗,奋力抓好后期工程建设,向集团公司对外开发取得全面胜利交一份满意答卷。
(关键字:甲醇 甲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