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中国能源消费峰值最快可能会在2025年到来。”在8月10日举行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2013年年会上,国际能源署(以下简称IEA)前任署长、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特别顾问田中伸男对本报记者表示,提高能效和取消对化石能源的补贴,可以促使这一峰值的到来。
在田中伸男看来,中国正在考虑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种行政命令很可能会扭曲市场,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田中伸男指出,中国的能源安全要通过和其他国家合作来加强。在国际合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加入IEA,“我认为这扇门是敞开的,中国需要IEA,IEA也需要中国”,目前的技术障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政治意愿。
田中伸男建议,亚洲各国之间应该扩大电网的合作,建立一个超级电网。欧洲计划通过建立泛欧洲超级电网去实现集体的能源安全,是亚洲学习的榜样,毫无疑问的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亚洲超级电网的建立过程肯定比欧洲需要更多时间,但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放开价格管控可加速能源消费峰值到来
《21世纪》:中国已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您预计中国的能源消费在什么时候能达到峰值?
田中伸男:中国仍然需要经济增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现在的高增长能持续多久。没人知道。但是目前中国推出了很多提升能源效率的强力措施,即使经济在放缓,仍然可能出现能源消费的峰值。很多人说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会达到峰值,我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污染情况都是重要因素,经济正在放缓,所以我认为峰值最快可能会在2025年到来。
《21世纪》:促使能源消费峰值早日到来,有利于我们生态环境改善。您有哪些建议,以促进这一峰值早日到来?
田中伸男:对于环保来说,峰值越早到来越好。但是中国也需要经济增长,这个时间点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突然放缓。不过,如果之后中国能运用新科技、提高能源效率、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说不定中国还会有更好的表现。“十二五”规划也要求中国发展更绿色的经济,这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提高能效是最简单的方法;另一个方法是调整市场结构,运用高能源价格倒逼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减少。因此,电力、天然气的价格管控必须放开,越早越好。但这在政治上非常困难,我们也理解,但是取消这种对化石能源消费的补贴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21世纪》:中国正在考虑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与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不相容,存在冲突,即便是前苏联这样典型的计划经济国家都没有用过这种手段。对此,您如何评论?
田中伸男:这的确会带来问题。因为中央政府一旦要求地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种行政命令很可能会扭曲市场。突然之间,有些火电厂可能无法运行发电。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记得大概是2010年冬天的时候,当时“十一五”计划即将收官,中国为了完成节能任务,关停了部分火电站。相应的能源需求一下就诉诸柴油,柴油价格迅速疯涨。伴随着柴油危机的还有原油危机。这都是政府将行政命令加于市场之上造成的。政府干预往往带来问题,但如果是总体标准(general benchmark)式的目标,对市场进行引导,使市场更快反映出需求在哪里、怎么让供应跟上,这些是有帮助的,也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是强制行政命令,则有问题。
通过合作加强能源安全
《21世纪》: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能源安全,您怎么理解能源安全?过去以石油为基础的能源安全概念是否已经过时?
田中伸男:是的,只关注石油已经远远不够了。它只是众多能源的一种,你需要更多天然气、更多新能源、更多核能。煤炭虽然丰富,但是污染严重,需要研发清洁用煤的技术。因此如何将多种能源组合、新科技以及可持续性这些因素融汇到一个政策里,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要义。全面的能源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同时,能源安全不只关乎中国本身,还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中国的影响力太大了,必须考虑政策的全球影响。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另一方面。
《21世纪》:近年来,中国进口需求逐年增长。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1/3,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净进口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能源安全?
田中伸男:中国的能源安全要通过和其他国家合作来加强。光靠自己是不能实现能源安全的。如果中国为了保证能源安全就买很多、出高价从而形成垄断,或者派海军保护运输通道,这些都会让别的国家忧心忡忡。更好的方式是和其他国家在国际或区域性框架下合作,或者进行双边对话,就像中美之间那样。说到底就是合作。
能源安全不能以别人的能源风险为代价。应该是互惠互利,而不是零和游戏。要不然就会引发别的国家忧心忡忡,中国自己的能源安全是保障了,别人的能源安全却削弱了。
《21世纪》:在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问题上,中国和IEA可以开展哪些合作?
田中伸男:就是我说的,加入IEA。我认为这扇门是敞开的,中国需要IEA,IEA也需要中国。很明显,是双向的。中国现在和IEA的合作非常紧密,在信息、清洁技术和能源储备等问题上进行合作。
用多元化化解能源风险
《21世纪》:在能源安全的概念中,天然气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甚至有观点认为2035年以后天然气将超越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目前,欧洲的天然气消费量开始降低,美国的天然气自足性越来越强,您如何看待未来国际天然气市场的走势?这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有哪些影响?
田中伸男:天然气储量丰富,燃烧清洁。虽然可能开采成本高一些,但我认为供需双方情况都很好,现在是天然气的黄金时代。
未来的天然气市场很大程度存在于中国。中国正在大力使用清洁能源,中国还有页岩气和煤层气,一旦技术成熟,中国将成为巨大的天然气需求国。现在有很多国家都瞄准了中国市场,不管是通过液化天然气(LNG)还是输气管道。
在中国之外,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天然气需求也出现猛增。包括印度、东盟国家,南美、非洲也会赶上来。因此,挑战不在于需求不足,而是供应如何满足需求。
俄罗斯这类传统出口国将继续天然气出口,他们也可以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但就我们目前看到的情况来看还需要加大这方面投资。开发北极圈的油气资源也是俄罗斯的一个选择。总之,未来俄罗斯的地位仍会非常重要。
《21世纪》:有观点认为,中国天然气市场的风险不在于天然气供应可能出现中断,而在于天然气价格的波动。那么在应对天然气价格波动的过程中,IEA和中国将怎么合作?
田中伸男:价格的波动永远存在,重要的是来源多元化。比如如果天然气价格不合适,你可以转用其他能源或者从不同的国家进口、使用不同运输方式的天然气。市场价格的波动难以避免。
IEA和中国可以一同合作,未雨绸缪。IEA在帮助中国更好地理解市场上,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因此,IEA由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组成,中国需要加入IEA,从而让自己的努力更有意义,也更有相关性。
开启建立“亚洲超级电网”的讨论
《21世纪》:您在演讲中提到,亚洲国家之间应该扩大电网的合作,建立一个超级电网,这怎么理解?
田中伸男:实际上,“亚洲超级电网”的概念是由软银集团CEO孙正义提出的,当时他正在蒙古洽谈风电投资。有人认为,这个想法有一定道理。中国现在就已经从俄罗斯买电、向越南卖电,这样的电网可以说已经存在。韩国经常出现断电问题,现在虽然韩国和日本的电网并不相连,但如果能连在一起,出现了紧急情况就能共同应对,减少断电的风险。电力流动也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一起谈一谈这个问题,看看能否通过连接电网来减少风险。
《21世纪》:这个电网是否包含中国?目前,中国对“亚洲超级电网”的倡议有哪些反馈?
田中伸男:当然。中国在能源方面有巨大潜力,比如你们可以建核电站,日本就不行。如果要建这个超级电网,中国一定是重要的一分子。
我跟很多中国朋友聊过这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涉及到双边谈判的问题,启动比较困难。像欧洲,他们的经济水平比较一致,整个体系非常和谐,他们对整合的政治意愿非常强烈。所以在共同安全问题上,欧洲难度很小。但是,正如我所说的,光靠一国的力量无法保护能源供应。欧洲是亚洲学习的榜样,这个过程肯定需要时间,那不如现在就开始讨论吧。
(关键字: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