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跻身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规划》对石化行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化行业“十三五”期间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潘爱华透露,即将发布的石化行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石化行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至1.2%,高于国家提出的1.1%,并且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列为首要的重大工程。同时,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在重点领域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
新材料技术:重在提高自主保障能力
《规划》指出,围绕重点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建设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加快新材料技术突破和应用。发展先进结构材料技术,重点是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先进功能材料技术,重点是开发新能源材料,以石墨烯、高端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膜分离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技术及应用。在重点基础材料领域,着力解决基础材料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共性问题,突破基础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工艺优化及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等关键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开展先进生产示范。
潘爱华表示,化工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石化行业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重点。目前,我国新材料领域最欠缺的是科技支撑,总体新材料的对外依存度近40%,在高端新材料领域,比如某些高端电子化学品,对外依存度达到90%,因此发展潜力非常大。
他强调,在“十三五”期间化工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发展工程塑料类、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生物基材料以及新兴的3D打印材料。新材料技术密集,技术创新活跃,适合创新创业,要在全行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引导设立各种形式的新材料产业基金,通过基金推动行业的创新创业。
现代能源技术:加速清洁生产节能减排
潘爱华认为,“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循环经济水平,已成为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其中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节能装备都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持。
《规划》指出,大力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支撑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保障能源安全,推进能源革命。重点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加强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燃煤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工业过程节能等技术研发及应用;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技术,加强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及液体燃料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发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开展太阳能热利用、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方向的系统、部件、装备、材料和平台的研究。
高效生物技术:开发生物材料资源利用
《规划》指出,重点部署先进生物医用材料、生物资源利用等任务,加快3D生物打印等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提高生物技术原创水平,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集成性突破。
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加快3D生物打印、材料表面生物功能化及改性、新一代生物材料检验评价方法等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医用级基础原材料的标准,构建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创新链,提升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竞争力。
在生物资源利用方面,开展新型生物能源开发、有机废弃物及气态碳氧化物资源的生物转化、重污染行业生物过程替代等研究,突破原料转化利用、生物工艺效率、生物制造成本等关键技术瓶颈,拓展工业原材料新来源和开发绿色制造新工艺,形成生物技术引领的工业和能源经济绿色发展新路线。
智能制造技术:强化示范尽早实现突破
《规划》还部署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到2030年有所突破,智能制造就是其中之一。此前,工信部已经连续两年开展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计划,在全国已经选了109个示范项目,石化行业是11家,领先于传统流程行业。
潘爱华指出,以标准应用体系建设、智能工厂示范、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为重点,实现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全链条的智能化,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
同时,要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采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物品编码等信息技术,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积极开展“互联网+农资”活动,提供农化服务信息、推广农资电商等商业新模式。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
(关键字: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