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Agrium公司和Potash Corp of Saskatchewan Inc宣布将合并。Potash是全球钾肥产能最大的公司,而Agrium是全球最大的化肥零售商,此次并购是化肥领域数十年来出现的最大并购案。合并后,将产生一家市值达270亿美元的化肥和农业零售巨擘,Potash股东将持有新公司约52%的股权,余下股权由Agrium股东持有。此次交易将以换股方式完成,Potash每股将换成0.4股新公司股票,Agrium每股可换2.23股新公司股票,交易预计在2017年年中完成。
挣扎求生不如抱团取暖
驻伦敦的大西洋(600558,股吧)证券分析师Colin Isaac在接受彭博电话采访时称,两家公司都在弱势市场中挣扎,此次合并可能使两家公司能够削减成本,并重上增长的轨道。市场将把此次合并看作是行业周期见底的例证。
“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钾肥,近几年来钾肥价格因全球产能过剩、经济疲软带来的需求不振等因素而不断下滑。合并举动可以说是抱团取暖。”卓创资讯化肥市场分析师李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钾肥价格持续走低。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美国玉米种植带地区的钾肥现货价格甚至不到2008年的四分之一。仅在去年,美国玉米种植带的钾肥现货价格下跌了34%。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钾肥产能为5200万吨,而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预计2019年有望达到6100万吨。而2015年全球钾肥消费量为3550万吨,USGS预计2019年将微增至3950万吨。
Potash是全球钾肥产能最大的公司,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0%,2018年新产能上线后预计份额将扩张至约40%。而Agrium的钾肥产能虽然只占全球总产能的3%,但却是全球最大的化肥零售商。Potash目前钾肥产能约1700万吨,彭博社援引分析师评论表示,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北美50%以上的钾肥产能。
“两家公司合并之后会加大话语权,提升全球市场份额,Agrium有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借助这个网络加大北美钾肥在国际市场的销售布局。合并之后,也会平衡资源来适度调整产量,以缓解供大于求的现象。”李峰说。
对中国钾肥价格影响有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进口国,国内大约一半的钾肥依赖进口。
李峰认为,这一并购对国内钾肥市场影响不大。在供给端方面,国内最近几年一边是本土钾肥产能过剩,另一边是进口量不断攀升。青海盐湖目前的氯化钾年产量已达550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另一方面,中国过去每年进口钾肥500万-600万吨,但去年进口了900多万吨。以前只有中化集团独家代理销售加拿大钾肥,但从去年开始,中化集团只代理加拿大红钾,而颗粒钾肥、白钾的代理权就完全放开了,这使得整个进口量猛增。
而且,中国钾肥的进口量短期内不会下降。“中国和加拿大、白俄罗斯、以色列等签订了三年中长期框架协议,在这个框架时间内每年都必须保证一定的进口量 。因此,国内钾肥供应过剩的局面很难缓解。”李峰说。
李峰表示,因为价格偏高,国内钾肥使用量达不到很多发达的国家水平。另外,钾肥大部分是给复合肥企业做原料,而这些企业目前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阶段,这使得钾肥的整个采购量处于受压迫的状态。
农化产业合并大潮再起
近来,在农产品(000061,股吧)和化肥价格连跌多年的情况下,国际上农化产业合并大潮再起。此前在种子和农化领域,杜邦和陶氏化学完成了1300亿美元的合并。此外,中化以430亿美元收购世界第一大农药公司瑞士先正达的收购案预计将在年内完成。还有,德国拜尔最近提价至660亿美元收购美国种子和农用化学品公司孟山都。
其实,中企在钾肥领域“走出去”已有先例。早在2007年,中川国际矿业控股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组建了久益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矿资源进行调研考察和论证分析。第二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这家企业提供了机会,当地一块总共96平方千米的KP-488勘区被一家遇到财政危机的矿业公司抛弃,中川国际接手。但根据报道,这块钾矿仍未投产,主要原因是加拿大环评流程长,且项目资金告急。
“目前,中企在化肥资源这块走出去,还没有很好的案例。一是开采周期比较长,容易面临很大的资金问题。据我所知,国内该领域的很多企业对于走出去并没有很大的兴趣。还有个原因就是,北美对于这方面的投资比较警惕。” 李峰说。
(关键字: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