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报道: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C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9%;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有分析人士认为,9月物价指数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供给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工业通缩显著缓解,经济增速呈企稳态势。
9月,CPI同比上涨1.9%,比8月回升0.6个百分点。这也是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处于“1时代”。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9月,部分消费品价格同比由降转涨,其中,鲜菜、鲜果、汽油价格同比分别由8月下降3.9%、0.6%、3.6%转为上涨7.5%、6.7%、2.2%,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约0.49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对物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抬升作用。但CPI同比涨幅持续低于2%,表明不存在明显的通胀风险。
9月,P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自2012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余秋梅在解读数据时说:“今年以来,在稳增长、去产能、去库存政策作用下,国内工业行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重点行业库存、销量均出现向好态势,加之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行情有所好转,国内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
数据显示,9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1%和1.2%,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3.6和0.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4.1%,为2012年7月以来的首次上涨。根据测算,上述3大行业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0.8个百分点,是影响PPI同比转正的重要因素。
对此,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PPI四年半以来首次转正,表明当前工业通缩状态基本结束。今年以来PPI同比降幅逐月收窄,从去年末的-5.9%逐渐上涨至今年9月的0.1%,反映出供求关系的转变,经济运行出现明显的企稳迹象。
在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看来,PPI持续上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升、基建投资较快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力度不断加大,对价格也产生一定的预期提振作用。当前工业品供求关系有所改善,工业通缩显著缓解。受翘尾因素影响,在国际工业品价格维持振荡走势的大背景下,未来数月我国PPI同比仍有望保持正增长,这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工业企业经营状况。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工业通缩状况的缓解有望激发民间投资的企稳回升。目前我国民间投资不缺资金,缺投资信心。PPI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有望改善工业企业盈利状况,增强民间资本投资第二产业的预期,恢复投资信心。
对于工业品期货的未来走势,一德研究院分析师易乐认为,近期工业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相关企业效益也有所改善,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提高了下游制造业的成本,同时可能对去产能产生负面影响。当前黑色系商品表现抢眼,煤、焦回到三年前的价格,矿、钢却较为弱势,这种供需结构不匹配或引发政策变化。
(关键字:CPI 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