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报道:自年初至今,沪铝连续五周收跌,本周再度回归行业加权成本价附近运行。
产能集中落地
随着电解铝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落后产能置换以及已置换后产能的投放都在加速完成。1月17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电解铝产能置换的最后期限为2018年12月31日。据阿拉丁统计,2011—2017年官方认定淘汰的电解铝产能在467.9万吨,目前已公告完成置换的产能为375.38万吨,其中68万吨已经投入使用,剩余307.4万吨产能具备投产资格,其余可置换产能指标为92.52万吨。
考虑到置换指标的成本等因素,目前企业购买指标后投产意愿较强:其一,尽管目前电解铝市场价格低迷,但指标购买企业多数处于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其电解铝生产成本较全国加权成本每吨仍有近千元的利润空间。其二,部分产能属于“已建成、不合规”,产能建设完成却不能投产,导致企业资金压力较大;而购买产能指标花费的5000—6000元/吨成本则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企业投产诉求迫切。以目前的生产成本计算,一季度中国投产电解铝产能预计约在140万吨。
高库存风险仍存
国内电解铝库存在经历了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年初以及2017年三季度的两轮出口下滑后,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截至2月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全球铝库存为107万吨左右,相比之下中国国内的电解铝社会库存则已经达到167.8万吨,最高时一度超过175万吨。由于中国出口政策的限制,中国电解铝出口通常以铝材出口的形式实现,电解铝直接出口量较小。考虑到国内70%左右的铝液就地转化率,电解铝库存堆积是铝材消费不畅的直接反映。
此外,采暖季过后,构成电解铝生产主要成本的电力、氧化铝和预焙阳极价格也面临下行风险。
出口增长不稳定
2017年以来国内铝材出口明显复苏。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铝材出口数量累计42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1%;12月当月出口铝材39万吨,同比增长14.71%。尽管我国铝材出口温和复苏,但增长仍不稳定,且未来面临两大风险:一是即将到来的2月是传统淡季,历年铝材出口同比大幅减少,短期国内库存仍有上行压力。二是1月22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称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已向总统特朗普提交有关进口铝产品是否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调查报告。如果特朗普最终认定进口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将有可能对铝产品进口政策做出关税或其他非贸易调整。2017年中国对美国主要铝产品全年出口量约在80万吨,如果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铝制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将导致本已过剩的电解铝行业短期面临更大压力。
总之,由于国内社会库存大量积压和消费淡季临近,采暖季过后,铝价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关键字:沪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