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到7月,合计有13家上市公司累计投资动力电池达435亿。其中,比亚迪(002594,SZ)定增150亿元扩产锂电池项目及研发纯电动专用车最大,五龙电动车(00729,HK)投资93亿动力电池项目紧随其后。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简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15年的动力电池投资额将突破1000亿元;不过,由于新建产能需要一定的周期,短期产能还是不足,未来随着动力电池的产能的提升,预测到2017年国内锂动力电池或达到供需平衡。
产能供不应求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表示,动力电池的投资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热情高涨,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截至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9.89万辆,同比增长3倍,动力电池的需求量突破6500MWh,比2014年全年动力电池产量约为4200MWh,高出54.76%。
“动力电池的产能增速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增速,”简良告诉记者,按照2014年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在产能设计,加上在生产线的建设上也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动力电池产能不足,出现供不应求。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22万台,同比增长162%,而动力锂电池需求约达12500MWh,产值约合250亿元。
“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加大,动力电池将步入供应紧张的阶段,未来需求空间巨大,短期内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萧函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统计的13家上市公司中,不乏非动力电池企业,比如东源电器(002074,SZ),主营输配电器产品、钢结构产品等。今年4月,东源电器向9家企业及43名自然人收购国轩高科100%股权,作价33.5亿元,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对方支付4.9亿股作为交易对价。
国轩高科的产品主要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电芯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其中电池组占比达98%以上,按2014年销售额计算,仅次于比亚迪和天津力神。
此外,还有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切入动力电池领域,比如主营汽车及零部件的曙光股份(600303,SH)。今年6月,曙光股份定增6.17亿元用于控股收购并增资亿能电子,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
简良向记者分析,目前新增产能来自有现有动力电池企业(力神、国轩、比亚迪等)扩产,小电池企业和传统的铅酸企业(骆驼、天能等)向动力电池转型,部分整车企业(力帆、北汽等)向上游电池延伸。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3%,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8%。
截至目前,多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报业绩,其中,杉杉股份(600884,SH)上半年净利润为6.11亿元,同比增413.79%;东源电器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52.99%;实现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上升214.16%。
难解电池技术难题
虽然新能源汽车增速加快,但有调查显示,约70%的消费者认为当前的电池技术水平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障碍。实际上,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寿命、续航能力、电池安全、充电效率是消费者购车的四大顾虑。
萧函指出,电池技术是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技术,资本的涌入能够推动我国电池技术的进步;但如果企业只重视投资的短期回报而不注重技术攻关,这些问题依然难以得到解决,行业内电池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还会存在。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制造出高品质的动力电池产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对动力电池领域投资,为加快抢滩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更多的是对产能扩张,而对技术研发投入较少。
简良认为,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国内动力电池技术差距仍然较大。此外,国内的研发也主要是在工艺改进的层面,对于前瞻性基础性的研发较少,难以研发制造出高品质的动力电池产品,所以这些问题短期内仍难以得到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据较高比例,一般占到新能源汽车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一半。有锂电池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以北汽新能源EV200为例,电池成本几乎占据整车成本的一半左右。
但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的数据显示,目前国产动力锂电池价格为2~2.5元/Wh,其中,低端电池大约2元/Wh左右,高端电池约为2.5元/Wh。而LG、三星等韩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成本已降至1.8元/Wh以下。
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动力电池新增产能快速投放、市场竞争或将会进一步加剧,锂电池价格迎来下降空间。
简良分析,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主要有市场竞争、规模效应、设备及原材料下降、生产工艺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分化,中小型企业及新进入者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将可能以压低价格,牺牲利润的方式,导致整体动力电池价格下降,而优势企业通过扩产达到规模效应,将一步降低电池成本,也导致价格下降。
(关键字:电池 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