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产业> 小金属> 市场动态>

共同开创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1-4-8 8:04:03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首先,我代表中铝集团向新一届理事会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们将积极地支持协会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 关键字:
  • 有色

首先,我代表中铝集团向新一届理事会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们将积极地支持协会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下面,谈几点认识和建议,与大家交流探讨。

首先,谈一下对行业形势的认识。在经历了去年极不平凡的一年后,中国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今年以来美国经济也逐步复苏。当前,有色行业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大家对行业的发展形势都较为乐观,但我认为,仍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这种形势的可持续性。我认为,当前有色行业的向好趋势,一方面是中国稳步推进复工复产而带来的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国际量化宽松政策作为重要的推动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的量化宽松也开始有所收缩,而有关这两个方面“如何平衡”和“可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二是逆全球化造成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带来了各方对供应链安全的思考,同时本来就存在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形势,这都可能导致未来的全球化会转向区域化。这对中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特别是对材料工业领域更具挑战,更加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是行业发展的质量效率。这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关乎几个方面:一是有色行业仍然存在规模大效率低的问题;二是围绕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特别是科技支撑方面,我们还处于“跟跑”阶段,何时实现“领跑”对行业来说才是重点;三是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围绕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任务,建议从以下五个层面入手。

一是要以科技创新攻克“卡脖子”问题。解决“卡脖子”问题是最关键的环节,但仅仅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是不行的,还要面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创新性思考,并发力解决一些关键问题。行业协会和各企业都应该在建立创新联合体上“做文章”,瞄准未来,打造新技术、新产品。希望协会在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上,如轻量化、再生资源利用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协调力度,发挥更大作用,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

二是要以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行业变革。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承诺以来,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可以预见实现“双碳”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从目前看来,针对碳达峰、碳中和,大家谈得更多的是勇气、决心和信心,实现目标的路线图还并不清晰,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我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和碳资产管理等方面深入思考和研究。希望协会能进一步引导行业企业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要以智能化赋能产业提质升级。随着检测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运算能力的提升,智能化无疑是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我进入有色行业后发现,有色行业的智能化还停留在局部亮点和“烟囱式”的信息化模式,这就需要行业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调动各环节、各层次的资源,推进全方位的智能化,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和智慧运营。

四是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在产业链的建设方面,我们需要谋求安全、高效、联合的思路。目前有色行业的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铝的对外依存度是50%,铜的对外依存度是70%,并且未来仍会增长,这对我国有色行业的安全发展是极大的威胁。为此,需要把有条件的企业联合起来,在共同构建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下大力气,不再单打独斗。

五是要通过改革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希望协会更好地发挥建言献策的作用,促进与行业发展相关制度的完善。目前看来,有色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和轻量化、绿色化发展等方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中铝来说,除了做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外,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也是下一步重要的任务。

最后,我倡议,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各会员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抵制内卷化,拒绝零和游戏,以一种积极、向上、竞合的方式,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字:有色)

(责任编辑:01181)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