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上,一批造型生动、釉色传神的繁昌窑青白瓷复烧活化产品精彩亮相,让这座千年瓷窑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跨越历史走向复兴。2022年,繁昌窑遗址成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项目。长江之水浩浩汤汤,浸润着高岭瓷土,承载着青白瓷器,推动中国瓷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我国重要考古学成果的集中展现方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收获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显示,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
4月18日,在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上,一批造型生动、釉色传神的繁昌窑青白瓷复烧活化产品精彩亮相,让这座千年瓷窑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跨越历史走向复兴。
繁昌窑遗址分布于芜湖市繁昌区南郊、西郊,是五代—北宋时期的大型瓷窑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繁昌窑遗址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项目。
精心发掘
在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上,一批造型生动、釉色传神的繁昌窑青白瓷复烧活化产品精彩亮相,让这座千年瓷窑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跨越历史走向复兴。2022年,繁昌窑遗址成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项目。长江之水浩浩汤汤,浸润着高岭瓷土,承载着青白瓷器,推动中国瓷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我国重要考古学成果的集中展现方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收获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显示,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
4月18日,在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上,一批造型生动、釉色传神的繁昌窑青白瓷复烧活化产品精彩亮相,让这座千年瓷窑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跨越历史走向复兴。
繁昌窑遗址分布于芜湖市繁昌区南郊、西郊,是五代—北宋时期的大型瓷窑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繁昌窑遗址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项目。
精心发掘
历史遗存“走”出来
“我们在窑场外围揭露出路基遗迹,路面还发现了数道车辙痕迹。”5月7日,在繁昌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繁昌窑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罗虎讲述又一重要收获:这很可能是当年的瓷器外运通道。结合前期发现的遗迹,这条路基为综合研究繁昌窑遗址窑业生产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筹备组成员、繁昌籍法学家葛绍棠首次发现了繁昌窑柯家冲瓷窑遗址;1996年,在繁昌窑骆冲窑址发掘出一座龙窑;2002年,在繁昌窑柯家冲窑址遗址发掘,发现了一座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龙窑遗址以及作坊遗址;2013年起至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繁昌窑遗址开展持续系统大规模发掘,完成发掘面积为3030平方米,揭露出龙窑、作坊区、房址、道路、水塘和墓葬等大量重要遗迹。
由于繁昌窑是五代—北宋早期长江下游青白瓷生产的中心窑场,对于该窑址创烧时代的认识也是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青白瓷起源的关键。
多年来一直参与繁昌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汪发志告诉记者,研究表明繁昌窑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北宋,主要烧造青白釉瓷。
繁昌窑青白瓷产品种类丰富,主要有碗、盏、碟、盘、壶、罐、炉、盒等,造型工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显白,釉面莹润,制作工艺精细。有学者通过对繁昌窑青白瓷瓷胎成分和窑址附近制瓷原料矿物成分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繁昌窑在制瓷技术上进行了革新,利用当地优质细腻的瓷土原料,创造性地添加高岭土,通过这种“二元配方”工艺,改变制瓷胎泥性能,烧制出青白瓷这一独具特色的瓷器新品种。这一具有突破性的制瓷工艺,比景德镇于元代的发明要提前300余年,使繁昌窑成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对研究我国青白瓷起源和烧造工艺有着重要价值。甚至有学者研究认为,南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使用的瓷器极有可能出自繁昌窑。
长江之水浩浩汤汤,浸润着高岭瓷土,承载着青白瓷器,推动中国瓷文化走向世界。据相关研究,繁昌窑瓷器在江苏张家港码头遗址及印坦号、井里汶沉船,东非肯尼亚的出土瓷器均有发现,表明繁昌窑曾大规模参与过海上对外贸易。
“我们在窑场外围揭露出路基遗迹,路面还发现了数道车辙痕迹。”5月7日,在繁昌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繁昌窑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罗虎讲述又一重要收获:这很可能是当年的瓷器外运通道。结合前期发现的遗迹,这条路基为综合研究繁昌窑遗址窑业生产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筹备组成员、繁昌籍法学家葛绍棠首次发现了繁昌窑柯家冲瓷窑遗址;1996年,在繁昌窑骆冲窑址发掘出一座龙窑;2002年,在繁昌窑柯家冲窑址遗址发掘,发现了一座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龙窑遗址以及作坊遗址;2013年起至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繁昌窑遗址开展持续系统大规模发掘,完成发掘面积为3030平方米,揭露出龙窑、作坊区、房址、道路、水塘和墓葬等大量重要遗迹。
由于繁昌窑是五代—北宋早期长江下游青白瓷生产的中心窑场,对于该窑址创烧时代的认识也是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青白瓷起源的关键。
多年来一直参与繁昌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汪发志告诉记者,研究表明繁昌窑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北宋,主要烧造青白釉瓷。
繁昌窑青白瓷产品种类丰富,主要有碗、盏、碟、盘、壶、罐、炉、盒等,造型工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青中显白,釉面莹润,制作工艺精细。有学者通过对繁昌窑青白瓷瓷胎成分和窑址附近制瓷原料矿物成分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繁昌窑在制瓷技术上进行了革新,利用当地优质细腻的瓷土原料,创造性地添加高岭土,通过这种“二元配方”工艺,改变制瓷胎泥性能,烧制出青白瓷这一独具特色的瓷器新品种。这一具有突破性的制瓷工艺,比景德镇于元代的发明要提前300余年,使繁昌窑成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对研究我国青白瓷起源和烧造工艺有着重要价值。甚至有学者研究认为,南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使用的瓷器极有可能出自繁昌窑。
长江之水浩浩汤汤,浸润着高岭瓷土,承载着青白瓷器,推动中国瓷文化走向世界。据相关研究,繁昌窑瓷器在江苏张家港码头遗址及印坦号、井里汶沉船,东非肯尼亚的出土瓷器均有发现,表明繁昌窑曾大规模参与过海上对外贸易。
(关键字: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