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压城,巴黎忧心忡忡。
12月1日,北京再次遭遇严重污染天气,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大雾和霾橙色预警。与此同时,万里之遥的巴黎,一场史上规模最大,承载全球期待与人类未来的气候盛会正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寻找解决方案。
11月30日,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的约157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这场盛会的开幕活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阐述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
明确共同责任,倡导和而不同。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巴黎大会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他明确表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得到遵守,并强调“坚持民主、平等、正义”。
强调务实有效,敦促资金技术。巴黎协议的授权非常明确,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而是要谈判磋商如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下,在2020年后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
获取资金技术支持、提高应对能力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前提。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敦促发达国家兑现气候“债务”,落实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的承诺,2020年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友好型技术。“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强调,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
表达行动决心,呼吁广泛参与。巴黎大会上,各缔约方正为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努力着。
释放低碳发展信号,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习近平表示,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也得到海外媒体的高度评价。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30日报道,在全球195个国家中,至少183个国家已提交了减排方案。作为全球第一大排放国,中国的减排方案最为关键。报道称,中国此次向大会贡献了宏伟的减排目标,肩负起大国应当的国际责任,为控制全球暖化送上了一席凉风。
海外媒体表示,中国最高领导人亲自与会并演讲,可谓史无前例,说明中方对大会的重视及对成果的期待,反映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关键字:气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