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缺少变电站,就算有电也无法落地,变电站进城难落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昨日,市政协委员陈伟其建议,长沙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权威解释市民的疑问,并大力发展占地更小、更加环保的集成式智能变电站,让市民真正受益于智慧城市带来的电力高科技产品。
缺少变电站电落不了地
“居民用电都是经过变电站将高压电转变成低压电来满足办公、生活的需求,一个110KV的变电站供电范围只有2~10平方公里,供电半径为0.5~2公里。”陈伟其介绍,“电网有电,因为缺少变电站,电才落不了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卡脖子’。电网局部薄弱,不仅不能新增用电户,用电高峰时段现有用户还可能出现限电、停电情况。”
但近年来,城区一旦新建变电站项目,很容易出现各方面的抵触。“变电站落地难的原因可谓错综复杂,譬如市区里很难要到变电站建设用地,规划部门规划的变电站建设用地有时因各种原因被挪作他用,还有一些选址因产权纠纷而宣告暂停。”陈伟其说,而周边居民对于变电站了解甚少,出于对存在所谓的“辐射”等不安全因素担心的心理,对变电站建设进行阻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增加变电站建设透明性
“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要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陈伟其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网站上公开环保批文、方便市民查阅规划图、增加变电站建设的透明性等,也可以适时根据群众的需求到居民家门口进行电场强度的测试,为市民消除疑惑和顾虑。
“大力发展国际领先的集成式智能变电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陈伟其说,集成式智能变电站采用全封闭式双层结构,占地面积仅有老式变电站的1/3,并且把原先变电站要露天放置在外的电气设备全部移到室内,不仅节约城区珍稀的土地,还能应对各种恶劣的气候。同时,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结果表明,新型变电站电场强度是国家标准的千分之一,磁感应强度是国家标准的千分之二,比手机接通后的电磁强度12伏每米的国际标准安全值还小。
(关键字:环保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