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GDP和M2赛跑,在当前的经济语境之下,M2注定会完胜,经济增长正遭遇着越来越多的阻力,而货币超发则几乎毫无障碍。
9月份CPI同比增长1.9%,再次进入所谓的“1时代”,看起来通胀水平即将进入低增长时期,甚至有学者预计,中国经济即将有陷入通货紧缩的可能。不过,至少从现有的情况来分析,CPI负增长忧虑还为时尚早,相反中国经济却随时面临着通胀的快速反弹风险。
此次CPI在8月份反弹至2%后,再度回到“1时代”,其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社会总需求被动收缩的结果。食品价格继续高位回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7.6%,影响CPI下降约0.68%,抑制作用可谓居功至伟。
与此同时,统计局的测算也显示,去年同期价格上涨带来的翘尾因素仅为0.2%,而新涨价因素则高达了1.7%。因此,目前CPI涨幅很难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减。
实际上,最近出现了不少新的不安定因素,将会搅动未来一段时期的CPI重回高位。
货币因素首当其冲,9月份货币扩张结束了最近4个月的趋于稳定状态,14.8%的广义货币M2增速大大超出预期。5月份,M2余额首破90万亿元,随后连续4个月基本稳定在92万亿以下。但是,9月份M2余额一下子从8月份的92.5万亿元急升到94.4万亿元。在近半年,并未出现明显货币政策松动(未降息未降准)之下,6232亿元的月度新增贷款可谓天量。
目前,若M2增速不能大幅降低,甚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重启信贷大投放,那么明年一季度M2余额就会突破100万亿元。纵使按照8%的GDP增速计算,年底的经济总量也就50万亿刚出头,M2/GDP之比将会在现有的200%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当GDP和M2赛跑,在当前的经济语境之下,M2注定会完胜,经济增长正遭遇着越来越多的阻力,而货币超发则几乎毫无障碍。
通胀的输入性压力亦是有增无减。姑且不论欧洲和美国的新近出台的量化宽松政策,单单地缘政治因素,就足以让大宗商品价格长时间的“高位震荡上行”。因局势的不稳,伊朗原油产量已经大幅下降。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在90美元以上高位徘徊,虽然经济形势如此不好,但是实质性的破位下行始终未出现。国内成品油价格亦是因此“涨多跌少”。铜铝等有色金属也在高位运行。
再考虑到中国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尚未破局,那CPI更加没有可能进入负增长。人口红利枯竭、租金成本不断上扬暂且不说,以水价、电价、煤价等为主体的能源要素价格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提上日程的时期。
诚然,物价关乎民生根本,我们一方面要防止通胀的快速反弹,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加快改革的步伐。若继续以货币扩张保证经济软着陆,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关键字:经济 货币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