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集中批复了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分析人士指出,对沿海地区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实质上是进一步明确了各地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发展空间广阔。
海洋经济地位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海洋正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问题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从地区规划来看,随着近些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沿海省份的劳动力成本等竞争优势已经相对弱化。东部沿海地区寻找新出路显得更为迫切。
这种情况下,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基本成形。此次对各地功能区划的批复,则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差异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曙光指出,沿海发达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反映出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内在需要。在陆地资源逐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供给不足的形势下,将发展眼光转向海洋,谋求发展新兴产业、服务业和高端产业,正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差异化定位更重要
国务院批复的区划对相关地区进行了区别定位。其中,天津市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是我国北方地区面向东北亚和太平洋的重要门户;河北省位于环渤海地区,在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辽宁省位于我国沿海最北部,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区域;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区位优势独特;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南沿海中部,涉海产业基础较好;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山东省濒临黄渤海,拥有黄河入海口和我国最大的半岛;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沿海西南端,是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
相关区划还对8个地区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海洋保护区面积、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整治受损河口和海域面积、管辖海域海水水质等提出了不同目标。
事实上,在国务院批复海洋功能区划之前,不少地区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不过,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沿海各省份的规划方案来看,同质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海洋产业可能重蹈传统产业重复建设、大而不强的覆辙。因此,各地区的差异化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相关区划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实现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海洋经济增速迅猛
近年来,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也逐渐得到拓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何广顺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船舶等海洋工业的扶持力度,海洋经济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5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根据有关规划,到“十二五”末,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市、自治区)海洋经济产值目标总额将达7.05万亿元,是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55倍。
其中,江苏省提出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为6800亿元;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人均收入50000元,照此预测海洋生产总值为9000亿元;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设定的2015年目标为1098亿元;天津市提出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5000亿元;广西提出2015年海洋总产值目标470亿元。
在海洋经济高速发展之下,海产养殖、海工装备、海洋新兴产业等细分产业也会迎来相应的成长空间。
(关键字:海洋功能区 海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