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报道:众所周知,中国铜消费量几乎占到全球铜消费量的一半,投资者们均非常关注中国这一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以及汽车和电动工具的生产情况。因此中国2014年12月制造业活动跌至18个月低点、处于萎缩边缘的消息进一步加重了市场对铜价的悲观情绪。
铜供应方面,业内预计2015年全球铜新增产出还会扩大。英国商品研究局(CRU)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铜矿产量1900万吨,增加100万吨,同比增速5.7%;2016年增速达5.1%;2017年开始增速回落至2.1%,至此市场重现短缺。未来几年全球有较多铜精矿项目计划投产,但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瑞士信贷(CreditSuisse)预计,随着铜矿开工和扩张,预计今年铜市场供应过剩10万吨,未来2年精炼铜和铜精矿过剩将更加严重。与此同时,占全球铜需求2/3的中国和欧洲近期经济前景依然低迷。
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也预计称,2015年将出现铜供应过剩,5年来供应将首次超过需求。该组织在2014年10月份曾预计2015年铜供应过剩39万吨,较4月份时预计的过剩60万吨大幅下调。
而从需求方面看,ICSG最新发布的对2015年全球各大区精炼铜消费增幅预期显示,主要消费地区亚洲、北美以及欧洲的增速均将回落。而欧洲市场由于其经济复苏仍存在反复,表观消费量或将录得负增长。整体全球精铜消费增速将从2014年的5%回落至2015年的1%左右,而精炼铜供求平衡将出现近40万吨的供应过剩。亚洲市场也就是中国铜消费走向将成为影响全球铜市场供需平衡的主要因素。
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在与有色金属相关的产品中,2015年1月1日起,有11项铜材产品的退税税率被上调。其中,5项为铜条杆型材、5项为铜丝、1项为铜箔。财政部发布的通知称,自今年1月1日起,针对铜条、杆及型材出口开始实施9%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将铜箔的出口退税率自13%提高至1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国内累计生产铜材1583.51万吨,同比增长11.6%。而据海关数据,2014年1~11月我国铜材累计出口量46.70万吨,同比增长4.5%;同期铜材进口54.98万吨,同比减少7.3%。从绝对量看,我国的铜材仍为净进口,而国内的铜材却不具备出口优势。
对此,江西铜业副总经理吴育能表示,新政策或将提升国内精炼铜需求,2015年中国精炼铜需求至少将较去年增长6%。另有行业分析师表示,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国内市场来自铜材供应过剩的压力,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或带动铜材年出口量增加至多10万吨。
(关键字:退税新政 国铜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