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有望迎来统一的行业标准。
10月7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通知,就《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下称通用规范)协会团体标准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时间为10月8日-11月7日。
此次意见征询公示期结束后,标准编制组将针对所收集的意见组织第三方专家召开评审会,进一步完善此项团体标准,并预计在11月左右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规定,由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实施满两年,且效果良好,可以转化制定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钠离子电池被视为下一阶段电池研发的重要技术路线。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储备量极丰富、成本低、充电快及高安全的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落后于锂离子电池。
近年来,随着钠离子电池生产技术的提升,其规模化量产逐步推进,进入产业导入期。宁德时代(300750.SZ)、中科海钠等公司均已发布其钠离子电池产品。
“预计明年钠离子电池会出现起量,但目前针对钠离子电池的相关标准仍然缺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工信部2021年在回复政协提案时称,将组织有关标准研究机构适时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并在标准立项、标准报批等环节予以支持。
上述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提出并归口,浙江华宇钠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超30家企业参与编制。
该标准的制定始于今年3月31日,为此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并历经三轮修改,最终形成上述通用规范,适用于电动汽车、轻型动力和储能等领域用钠离子电池单体和电池模块。
通用规范主要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检测依据提供给行业检测机构,从而为钠离子电池产品提供相应的认证。
周波称,此前钠离子电池的检测主要参考锂离子电池的规范标准,与钠离子电池特性并不完全符合,而此次制定的通用规范能够充分体现钠离子电池本身的特性。
他举例称,以往国内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检测并不强制要求进行针刺实验,在制定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时,标准编制组经过了反复的讨论,最终决定在通用规范中加入针刺实验,以此凸显钠离子电池的安全优势。
针刺实验是指将直径为5-8毫米的耐高温钢针贯穿电池,并停留在电池中,观察其是否起火或爆炸。通用规范要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钠离子电池单体必须通过针刺试验,即不发生起火或爆炸。
除安全性外,通用规范还对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性能一致性、循环效率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周波看来,通用规范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规范标准的空缺,让钠离子电池下游的应用方产生了多方面的顾虑,以至于不敢贸然入局,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市场化推进面临阻碍。”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规范标准出台后,钠离子电池企业在推广产品时将有证可依,下游应用方通过检测机构为钠离子电池产品提供的证明更容易做出判断,市场化的进程也会更加顺利。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还将与钠离子电池细分行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标准互通的工作,即企业只需完成一套检测就能够得到多行业、多机构的认证。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时间不长,验证周期较短,暴露的问题还不够充分。未来我们还会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逐步改善标准。”周波说。
(关键字: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