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该校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多种科技手段,阐明了战国至西汉时期铅钡玻璃珠“蜻蜓眼”的技术内涵,成功揭示中国古代蜻蜓眼玻璃珠的“来龙去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杂志。
玻璃是人类研制的最重要材料之一。早在中国东周时期,地中海、美索不达米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就以钠玻璃生产而著称,而中国则以铅钡玻璃生产而闻名。作为古代玻璃制品的重要代表,蜻蜓眼玻璃珠最初出现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并于春秋晚期经由欧亚草原传入我国中原。
“以往研究表明,中国铅钡玻璃珠蜻蜓眼的出现受到外来钠玻璃的影响。但外来钠玻璃究竟如何影响我国铅钡玻璃珠的制作,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益民告诉记者。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对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的铅钡玻璃珠蜻蜓眼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成分、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首次识别出:铅钡玻璃的钠源为富钠矿物或来自欧亚大陆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钠玻璃,铅钡玻璃的硅源还包括额外添加的石英。
杨益民表示,中国古代工匠发明铅钡玻璃的主要动力是仿制外来的钠玻璃珠蜻蜓眼。白色眼纹是蜻蜓眼玻璃珠的重要特征,外国工匠通常在玻璃中添加二氧化锡或锑酸钙等乳浊剂来形成白色。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扫描电镜、超薄切片结合高分辨显微透射电镜成像技术,在铅钡玻璃珠蜻蜓眼中发现了大量微米级未熔石英颗粒。
“石英是原料之一,工匠控制其熔融程度来形成微米级颗粒,从而制作出白色乳浊玻璃,这种工艺应该是古代白色铅钡玻璃生产的主流工艺,由中国独立发明。”杨益民说。
同时,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表明,中国古代工匠在仿制外来钠玻璃珠蜻蜓眼的过程中,吸收了外来眼纹装饰中的逐层镶嵌工艺,但目前没有发现引进缠绕工艺制作珠子基体。
“这项研究探讨了欧亚大陆的钠玻璃如何促进中国早期铅钡玻璃制品的诞生,并揭示铅钡玻璃珠生产工艺中的本土创新。”杨益民说,这些认识为中国早期玻璃生产和文明互鉴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