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可能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得到更多关切。此时,资管新政正在征求意见。尽管打破刚兑势所必然,一些金融机构还是希望给予更长的过渡期;债转股规模超过了1万亿元,不少企业的确因此降低了杠杆率,不过这距离我们心目中的“成功”只是开了一个头;由现金贷引发的网贷整治仍在加力,政策接连落地,互联网金融已是持续多年的风暴中心;出于对地方债务规模的担忧,一场针对明股实债等PPP乱象的清理也已拉开序幕。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中,防风险之战或许会更为艰苦。当制定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着眼于高质量发展之时,市场预期决策层会淡化经济增速目标。这也意味着,决策层的眼界已经超越了决胜全面小康,中国经济开始花费更多的功夫强筋健骨,为实现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蓄力。
因此可以理解,决策部门对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高度戒备。特别是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明确将所有金融行为都纳入监管,金融稳定委员会机制下的新架构确立,决策部门对风险因子更是露头就打,绝不容情。如今战线已经在多个领域拉开,这场攻坚战如何进展,成效怎样,很大程度上要看2018年。本月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们预期,这大概也将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方面的主基调。由此判断,全视野的强监管将成为常态,在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决策层很可能倾斜更多的政策和其他资源。
防控风险一方面要清理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各个领域的违规套利行为,也要着力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就此而言,防风险和促改革是一体两面。现实地看,很多风险的累积与改革滞后或者不到位有关。比如说大量僵尸企业僵而不死,拖累地方财政也加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就是因为国企改革不到位,不能做到让市场决定企业生死。更进一步看,若不能坚决推进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这个僵局也很难打破。
如果没有改革措施配套,很多风险处置方法效果如何很难预料。比如债转股。从操作来看,债权转股权只是第一步。债转股企业能否走出困局,要考察新晋股东能否依法行使权利,要看这些企业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否重建市场竞争力。目前债转股规模超过1万亿元。问题是,如果没有一场触及根本的企业变革,降下来的杠杆率很可能再度反弹。本轮债转股之所以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就是希望汲取上一轮债转股的教训。
在中国,防范化解风险离不开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说,改革始终是最好的解药。不过现实的难题在于,很多领域风险累积是因为与此相关的改革滞后或者不到位,改革滞后却又是因为改革千头万绪,阻碍因素多,是我们所说的难啃的“硬骨头”。比如打破刚性兑付,谁都知道刚兑不破风险持续累积,就会变成一颗威胁金融稳定的 “定时炸弹”。但真要打破刚兑,不仅投资者有顾虑,机构也叫苦不迭。一些金融机构认为理财产品存量太大,一旦打破刚兑,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累及金融市场稳定,甚至影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它们希望过渡期延长并允许继续发行与老资产对应的产品。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坚决打破刚兑和避免“处置风险的风险”之间拿捏权衡,找到着力点,是对智慧和勇气的双重考验。
不过应该承认,防范和化解风险,从来都不是说不允许一点风险释放。打破刚性兑付,破除政府隐性担保,建立正向的金融激励和信用文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迈出的一步。在可控范围内让一些风险压力得到逐步释放,反而有利于经济肌体保持健康,提升自我修复能力。相反,拖得越久对经济金融的潜在威胁越大,留给我们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关键字:经济 工作 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